郑超欣孙光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的综合化、国际化、信息化、大众化以及教育、科技、经济的一体化,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高校的大规模合并、扩招,使高校间布局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就业率、专业、学科、综合实力等各种类型的大学排行榜的出现,加剧了高校间的竞争,211工程、985计划、世界一流大学、国内一流大学等口号的提出,更是把高校间的竞争由国内引向了国际。“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成为各个高等学校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究其根本,就是如何看待和认识、如何培育和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高等教育处在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一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摆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因此,高等教育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贯彻和服务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高等学校要努力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在客观上为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三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将高等教育作为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科教兴国的生力军。因此,高等教育目前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必须进一步增强高校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是河北将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成为更加重要的支点。当前,京津冀地区正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产业调整,这必将使河北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快速发展将带来一系列社会观念、文化模式、工作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人才需求和就业机会就将增加,这也给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就高校面临的挑战而言,当前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正由规模的竞争转化为水平和质量的竞争,各校都致力于发展优势和特色,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经过深入分析和思考,高校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多层次高等教育的需求。二是高等教育经费不足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矛盾越来越突出,办学经费的紧张已经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三是师资队伍总量不足,结构有待优化,整体水平有待于提高,特别是新建本科、新上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任务非常繁重。四是高校办学特色不明显,过于追求“高、大、全”,淡化了自己传统的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在专业建设方面,还存在着“重设置、轻建设”的现象。五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有待优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明显短缺,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和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六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需进一步明确,教学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双师型”师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大力加强,产学研结合的层次和形式较低,学校服务社会和企业的能力较弱。
二、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一)核心竞争力
何谓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也称核心能力或核心特长。199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在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正式提出“核心竞争力”一词,并把它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对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的学识”。即核心竞争力就是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该领域一流水平和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被顾客所认同,强于竞争对手的独有的、独特的优势和能力。
在高等教育领域,高校核心竞争力可以定义为:高校独具的、支撑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高校以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为轴心,通过有效的战略决策、系统控制、组织管理、教学科研、高校文化等具体方式实施高校的资源配置与整合,从而使高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保持和提升继续发展的潜力。
(二)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1.难以模仿性。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和难以模仿性的特征就是大学的特色,它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精髓,体现的是一种“相对优势”,或者说是“比较优势”。它是在大学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区别于竞争对手,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轻易模仿,并深深地打上了学校特殊经历的烙印,显示其独特竞争优势的特质,如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管理机制、学科成员的协作精神等。它是靠不断地学习、积累和创造,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而逐步建立和形成的独特能力。
2.系统性。高校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能力,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是高校对分散在学校各个方面的不同资源,如人才资源、物质资源、精神资源,不同学科专业和各种教学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后,在综合竞争力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核心能力。它体现的是一种有机整合性,是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效整合及有机结合的。
3.动态发展性。高校本身是处于社会大环境中的一个系统,所以必须具有前瞻意识,准确预测系统内外部变化,适时推动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和发展,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升级转换,并且能够不断地向横向和纵向延伸,延展辐射到高校的学科建设、教学、培养人才、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环节上,促使高校不断与时俱进,调整与保持自身优势,满足用户的需求,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三、突出特色是高校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高校要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应在全面调查、科学分析学校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根据一个或一组定位特征,合理地确定学校本身在整个高教系统中的位置,根据自身优势,合理地选择自己的发展空间,优化结构,凸显特色,扬长避短,形成一个独特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力求以人为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
中国高教学会会长周远清认为:“学校办出特色是21世纪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校办出特色、培养有个性的学生是一个重要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中小型学校也有一个办出不同特色的问题,也应该有不同的发展模式。”特色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属性。从词义上说,是指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色彩、风格。从哲学角度看,特色是蕴涵于共性中的特性,特色即不同,特色即差异。特色有各种各样,如行业特色、地域特色、大学特色等。所谓大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长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优于他校的稳定的独特的理念、模式、风格、氛围、文化、发展方式、专业、学科乃至历史事件和特殊学人等,是一所高校对自己长期办学经验的总结,并在以后的办学实践中不断传承、不断积累,进而形成特色。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里,多样化办学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多样化就是特色化,加之我国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特色化就成为各个高校的必然追求。其必然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转型期,各类高校的个性化发展是其必然选择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竞争。在此宏观背景下,不同高校如何发展,面临多种选择,如扩大规模、单科性向多科性、多科性向综合性的转变等。多样性是“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大众化”阶段要求高校突出特色,办出个性。“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存空间。”大学的办学特色将成为学校的办学实力、品牌和社会声誉的综合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必须树立特色意识,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取胜。例如,美国加州的伯克利学院、哈佛商学院等,都是由于特色鲜明而闻名于世大学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办出特色,从一定意义上说,‘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服务与质量的特殊性。”
(二)高校类型定位与高校发展目标的矛盾,必然要求高校选择特色化战略
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高等教育的特色有着内在的因果关系。我国的高等教育从横向类别上,有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之分,从办学机制上,有公办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之分,从纵向层次上,则有高职(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之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多类型的,我国高等教育不可能都以多科性、综合性、研究型的大学为发展的唯一战略目标。这就要求高校在办学上各有侧重和创新,不走一个模式和一条道路,有意识地“催化”特色的形成。
(三)高校之间现实存在的竞争关系,必然要求不同高校选择不同的差别化战略
当前,高校竞争主要是国际、国内生源市场的竞争和国际、国内的就业市场的竞争。高等学校的竞争力是由教师队伍、生源状况、办学经费、学科结构及水平、课题数量及档次和社会声望等显性因素和校园文化等隐性要素共同构成的。这些构成要素是静态的。加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就要通过内部重组与整合,激活这些要素,使之形成优势和特色,提高核心竞争力。
四、努力创办具有理工院校特色文科专业的实践探索
河北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农医文管法等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其中文科专业多为新办专业,基础差,底子薄,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使文科专业能有一席之地,实现快速发展,是我校的当务之急。近年来,我们以培养具有理工院校特色的“技能型、应用型”文科人才为办学目标,坚持以“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为人才培养特色,扬长避短,依托学校的传统办学优势,采取超常规的发展思路,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敢于创新,对文科专业的办学思路进行了转变,对教学计划进行了改革。2003年,开始修订教学计划,在保留文科专业的主要专业课和基础课外,还新增高等数学、管理学概论、科学技术概论、计算机课程和网络应用等方面的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实践环节中,加开办公自动化技能实习、汽车驾驶技术实习、摄影技术实习等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提出了“四个一”的要求,即:有一个文理兼备的知识结构、有一口流利的外语、有一手熟练的计算机技术、有一身文明大方的仪表。我校力争通过科学定位,不断调整办学思路和专业结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有鲜明特色的文科专业,努力培育和提升我校的核心竞争力。
(摘自:《教育与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