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学校规划
    形势政策
    高教研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高教研究-正文
高瞻远瞩:中国高教2035与世界高教2050
2022-07-11

一、中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建成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使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力显著增强,具体内容包括树立兼具多样化和时代性的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观、注重区域教育公平、构建终身学习的人才成长通道、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扩大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等。

进入“十四五”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从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布局出发提出,到2035年,我国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要建成教育强国,显著提升国民素质和文化软实力。涉及高等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建设高质量、多元丰富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深化高校招生、评价、治理改革;利用在线教育优势促进全民终身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和产教融合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即提升100所中西部本科院校的办学条件,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和高水平师范院校,以及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储能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100个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

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对高等教育的路径转变和层次提升意义重大,具有以下特征。其一是前瞻性。为适应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往往提前10-20年便开始布局谋划,规划周期在10-15年不等。其二是方向性。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构建、大学办学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明确的改革和发展方向,许多影响深远的改革,如高考“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改革、“双一流”建设、“强基计划”等,皆是在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引领下,集中力量稳步推进和实施的。其三是合理性。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首先基于对国内高等教育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的合理判断,以及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路径的借鉴参考,经过周密严谨的考察调研和分析论证得出,因而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趋势,同时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提供了评价、核验标准。

二、世界高等教育2050远景发展规划

(一)联合国高等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目标

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针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性别、种族、国家间差异巨大的现象,其首要目标是促进优质的全民终身学习机会,包括公平获取和扩大优质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及高等教育和研究,并注重质量保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促使全人类更加重视所生存的世界,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问题。2021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题为“学会融入世界: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的报告,明确了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与世界上的任何地区都不可分割、教育必须发挥关键作用三大前提,提出了重构教育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关系、秉持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开展教育活动、平等对待地球上的生物、摒弃人类至上主义、赋予教育以国际化的职责、承认世界的多元性并和不同世界共存有情等七大教育宣言。报告指出,应通过教育,促使人类学会融入世界,从人道主义转向生态意识,从谋求社会正义转向谋求生态正义,人类的本质从社会人类转向生态人类等。这是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少有的专门论述教育生态意义的报告文件。

202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题为“更高和更远的思维:对2050年高等教育前景的展望”的报告,围绕高等教育在全球的作用进行了创造性讨论。报告强调了2050年高等教育所应具备的四个重要使命:一是在全人类潜力的发展中积极承担责任;二是促进以正义、团结和人权为重点的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三是从跨文化和多样性中汲取力量,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身份,创造对话空间;四是建立和维护相互联系,在地方和全球社区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并将高等教育与其他层次的教育相结合等。

通过分析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关于高等教育的中长期规划可以发现,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兼顾了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总体目标是实现全民平等享有优质高等教育机会,以实现人的终身学习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背景下,还加入了对生态教育的要求。在具体措施方面,则聚焦于国际开放交流程度、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保障弱势群体机会和树立生态发展意识等。

(二)部分国家高等教育中长期规划

英国2017年出台了《高等教育与研究法案》(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ct 2017),聚焦精简高等教育监管系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鼓励高等教育机构竞争和为学生提供更多受教育选择等。该法案的预期目标和措施包括:建立更多新式、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机构,给学生更多选择空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标准,让学生获得将来就业所需的技能;通过“透明革命”将更多公开信息交到学生手中;将学生置于高等教育监管的核心,提高世界一流高等教育系统的声誉;对世界级的研究和创新进行战略性投资,保护研究资助体系等。美国教育部公布的《2018-2022财年教育规划》(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trategic Plan for Fiscal Years 2018-2022)也提出要扩大高等教育机会,培养有见识、深思熟虑和富有成效的公民。其策略目标具体包含:支持教育机构、学生、家长和社区增加接受高等教育、终身教育、职业技术和成人教育的机会;提升教育质量,培养个人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提供高等学历教育或就业技能教育,扩充学生就业、创业渠道;为学生偿还学费贷款提供便利等。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已经瞄准2040、2045年乃至更遥远的未来。2018年11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发布了《2040年高等教育总体规划报告》(2040年に向けた高等教育のグランドデザイン,以下简称《2040规划报告》)。《2040规划报告》明确了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的需求、高等教育研究体制的转向、高等教育素质保障的具体要求、人口老龄化对高等教育的挑战和应对等多项目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战略问题。到2040年,日本高等教育希望实现以学习者为本的教育转型,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人的潜力,培养具有普遍的知识和理解力、掌握通用技能和跨文理专业的人才。此外,报告还探讨了不同层次高等教育机构可提供的多样化教育,以及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等问题。

国家创新能力在全球名列前茅的芬兰于2021年4月提交了《政府教育政策报告》(Valtioneuvoston Koulutuspoliittinen Selonteko),希望到2040年建成强大的教育和文化基础,教育公平和普及程度得到提升,教育水平和竞争力跻身世界最佳行列中,并且通过教学和研究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系统成为芬兰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实现民众幸福生活的基础。在发展高等教育的具体措施方面:首先,通过对立法和资金投入的全面改革,保障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使每个人都平等拥有学习和成长的权利;其次,到2030年,实现至少50%的青年获得高等教育学位的目标,因而要在确保高质量的基础上,增加高等教育机构的招生人数,同时扩大留学生规模;最后,打造世界级的科学研究优良环境,吸引各国顶尖人才加盟,提升芬兰的科研水平,并鼓励私人资金投入科研项目等。

综上,以上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目标和措施,不约而同地都聚焦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增加高等教育的信息公开和公正透明度、保障公民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实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办学、应对潜在的社会危机等方面。

三、筹谋2050中国高等教育远景规划

(一)更高的高等教育质量

无论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使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力显著增强”,还是《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都将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面向2050,我国需要更高的高等教育质量。

其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高等教育的可选择范围将扩大,选择也将更加理性,个体发展的需求将上升为重要的价值追求。对此,高等教育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大多数人面向未来的生活作准备。具体而言,应增加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并继续探索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多学科交叉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等灵活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学生个性成长和终身发展的需求。

其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对高等教育应对全球突发事件挑战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不但需要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培养各领域所需的建设者,还应瞄准基础学科和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进行研究,引领科技变革和技术提升,并应对全球突发事件挑战。未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应继续保持为全体社会和国民的公益性和公共性服务的基本属性,积极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物联网、虚拟现实、扩增实境、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领域开展研究,并尽可能地缩短科技变革速度与培养掌握上述技术的劳动力之间的时间差,从而培养知识渊博、技能娴熟、拥有良好价值观的毕业生,提升国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和便利性,同时减少未来世界的不确定性,更好地应对突发危机和挑战。

(二)更加公平的高等教育环境

面向2050,我国需要更加公平的高等教育环境。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主要集中在区域、大学和群体之间。

首先,在区域之间,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存在东中西部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以及城乡入学机会的不平等问题。未来我国应继续加强对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资源倾斜,在完成《规划纲要》中“提高100所中西部本科院校的办学条件”目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扩大和改善中西部高校办学条件的数量和范围,并加大对中西部高校在师资引进、设备更新、教师进修、招生协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其次,在大学之间,当前一定程度上存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于部分精英大学,而占大学数量比例和培养毕业生人数最多的普通大学的资源则相对不足的现象。正如马金森教授所言,政府渴望建成“世界级”研究型大学,而普通高等教育机构尤其是私立大学的资源则相对不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以及普及化程度逐渐提升,应注意校际资源均衡问题,尤其在2035年以后,临近2050年之时,不应再扩大校际办学资源差距。因而对于公办大学而言,应保障各校基本办学经费充足,并合理规划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大学的发展路径;对于非营利性民办大学而言,应享受相应和公办大学平等的政策支持,并获得相应的税收减免和奖励待遇;对于营利性民办大学而言,也应在强化监管的同时,落实相应的税收优惠制度和其他政策支持。

最后,在不同群体之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向更深层次发展,保障弱势群体拥有平等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同时避免对仍因各种原因未能接受高等教育者的“学历歧视”,是维护不同群体间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权利所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对此,要充分保障弱势群体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并通过大学开放社会培训、技能进修的方式,真正实现促进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三)更加开放的高等教育格局

面向2050,我国需要更加开放的高等教育格局。这一方面体现为与国际交流和接轨,另一方面体现为对国内民众的开放和透明。

在后疫情时代,未来的世界会更加体现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虽然未来大学的边界并不会因此而消失,但国际社会的联系和互动会因此愈发紧密和频繁,高等教育国际化将进一步发展。未来高等教育既是各国机构和机构间、机构和学生间交流的途径,也是不同知识领域相互贯通的中介。因而我国也应坚持高等教育的国际开放战略,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必将更加开放与包容,促进世界各国及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人才流动,增进国际理解与友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应有的力量。

此外,以大学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机构要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相应地和其他社会成员的联系也愈加紧密。大学应将教育功能更多地向社会成员开放,通过举办公益性质的科普讲座、开办短期社会培训和技能进修班的形式,向公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使社会成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得以提升,助力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这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工作年限延长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四)高度重视生态的高等教育

面向2050,我国需要高度重视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从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的相关文件和世界各国学者对于未来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可以看出,2050年的高等教育必将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重视物种间的平等,重视可持续发展,重视生态正义。对此,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在教学中也应融入和凸显生态保护意识,向学生传递物种平等的非人类中心思想,使学生能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自己在其中应扮演的角色,自觉维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科研机构应将部分研究的注意力放在生态保护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积极发挥高等教育的生态价值,为化解气候危机等全球性生态问题贡献力量。

(摘编自《高等教育研究》2021年第7期 作者:刘海峰 韦骅峰)

关闭窗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