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国防教育>国防知识>正文
创新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人民战争战略战术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9日 16:08 浏览次数:[]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研究掌握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特点规律,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是人民军队在人民群众支持和配合下进行革命战争的指导艺术和作战方法。这一战略战术深刻揭示战争制胜机理和特点规律,是被实践充分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长远指导意义。

深刻认识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制胜优势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人民军队兵力和装备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依靠人民群众坚持武装斗争,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历史进程中,逐步产生并形成的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战术。

最大限度动员人民力量。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围绕发挥人这一战争决定因素的主观能动性和人民群众的制胜伟力运筹帷幄、排兵布阵,组织实施战斗,实现了战争主体的大整合、战争资源的大汇聚、战争力量的总动员,汇聚起战胜一切强敌对手的磅礴力量。纵观历史,无论是打破国民党反动武装对革命根据地的反革命“围剿”,还是战胜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无论是抗美援朝打败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还是历次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我党我军都把根基深深扎进人民群众的深厚土壤,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参与、支持和支援练兵备战打胜仗。

最大限度汇聚群众智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力量,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我党我军战略智慧和策略方法的重要源泉。历史上,作为人民战争战略战术重要内容的游击战“十六字诀”,就是聚民众智慧之大成者。湘鄂西洪湖根据地早在1928年6月,就总结应对敌人大举“清乡”的经验智慧,提出“你来我飞,你去我归,人多则跑,人少则搞”的游击战术,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1929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中共红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中,围绕当时闽赣斗争情况及红军一些游击战术作了总结阐述,指出:红军3年来采取的战争策略就是游击的战术。大要说来是: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六字诀”战法,创造了中国革命战争史奇迹,使敌陷入人民游击战争包围之中。

最大限度孤立对手敌人。“所谓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战争作为政治的继续和流血的政治,也有一个团结朋友、孤立敌人的过程。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我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群众工作,紧紧团结人民群众灵活开展对敌斗争,使自己的根基越来越坚实、队伍越来越壮大、力量越来越强大。这一创举,不仅彻底扭转了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被动局面,而且积蓄起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有利态势,营造了战而胜之的强大政治动能和军事势场,这是比任何一个具体战术战法更具深远影响的政治策略。

深刻理解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精髓要义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作为党领导指挥人民战争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战略智慧。深入学习和灵活运用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根本是把握贯穿其中的基本原则和精髓要义。

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整体动员。政治决定军事,政略决定战略。战略战术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军事策略方法,而是深刻体现政治意志、贯穿政治智慧、彰显政治诉求、基于政治利益的政治军事策略。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来自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人民智慧力量的集体实践升华。正是基于此,我党我军总是将战胜敌人放在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基础之上,进行最广泛的战争整体动员,形成全民一致的整体威力,汇成同仇敌忾、无坚不摧的强大洪流。

不同斗争形式的相互协调整体配合。整体动员不仅包括力量的整体动员,还包括力量的总体运用,即把武装斗争同各条战线、各种形式的斗争直接或间接协调配合起来。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政治和力量基础的广泛性,决定其斗争形式的广泛性多样性。纵观历史,我党我军总是将战场上的军事仗与更广泛更经常的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宣传舆论斗争等多种斗争形式结合起来,形成整体斗争体系,从多个领域、多条战线、多重层面打击敌人,使敌人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抗日战争时期,为迫使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我们在军事上积极策应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政治上以博大胸怀促进事变和平解决,舆论上联合广大民主党派和爱国学者呼吁团结,促成了民族抗日力量的大联合。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不仅在军事上连战连捷,还及时揭露美滥杀无辜、使用细菌武器等恶劣行径,在政治谈判上也积极开展斗争,赢得军事、政治、国际道义优势,最终迫使其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机动灵活积极主动的作战形式。机动灵活,是人民军队战略战术的重要特色。人民战争的人民性,决定战略战术坚持积极防御,实行战略上的内线持久防御战和战役战斗上的外线速决进攻战,通过战役战斗上的歼灭战在战略上不断消耗敌人,转向战略进攻;人民战争的科学性,决定战略战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作战主要目标,不以一城一地得失为执着,通过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来夺取城市和地方;人民战争的自主性,决定战略战术坚持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用兵作战,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人民战争的变化性,决定战略战术根据战争的实际情况运用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等不同战斗方法,不拘一格、扬长避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力避打得不偿失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些灵活机动的战法,传承“兵者诡道”“正奇结合”“兵不厌诈”等中华优秀军事传统文化精髓,贯穿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战争规律、军事力量建设运行规律、作战指导规律的认知,是现代战争的制胜之道。

深刻把握信息化智能化条件下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创新运用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作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原则,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来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接踵而至,对战略战术的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战争动员。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突出表现为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广泛、深度军事化应用,这两种技术对战争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前所未有。而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本身不受阶级、政党、国家等的限制,具有军民一体、平战一体、时空一体等突出特征。一般而言,只要掌握相应的技术,无论国别身份、年龄特征、贫富差异等,人人皆可成为战斗员,这就契合了人民战争广泛参与的特有属性,实现了更广泛意义上的全域动员、全民皆兵,从而为相应战略战术的广泛运用提供了坚实物质技术条件。可通过无处不在的电磁信号、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天马行空的卫星通信、高度智慧化的智能平台等,进行更普遍、更深入、更迅捷的战争动员,将一切有共同利益基础、共同价值追求、共同情感纽带的人充分动员起来,形成团结对敌的洪流。

运用更加丰富多样的斗争方式。科学技术是核心战斗力,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是核心战斗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只是提供了战斗力实现的可能,要真正转化为现实战斗力,还要靠“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掌握运用,这就有一个斗争方式的问题。掌握运用的方式不同,战斗力实现的形态、方式、结果就不同。与冷兵器和机械化时代相比,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更加广泛地深入政治、经济、外交、媒体等各领域全过程,融合形成斗争形式和人民参与战争的方式也相应更加多元多样。

采用更加机动灵活的作战方法。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强大渗透力和高度灵活性,决定其运用路径灵活多样、运用方法千变万化、作用效果更加凸显。与冷兵器时代人参与战争的方法多是直接的肉体参与,机械化时代人对战争的参与多是肉体与机械化武器装备的混合参与不同,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人对战争的参与,很重要的是人操控信息化智能化武器包括大量民用器械的间接参与,任何一个有潜在作战功能的终端都可能成为参战点位和渠道,“网上破袭战、信息麻雀战、舆论地雷战、认知误导战”等更多现代方法进入作战领域,这就为我们机动灵活运用战略战术提出了现实要求和技术支撑。因此,发展更强大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培育更多掌握先进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人群,分布更广的技术平台终端,厚植机动灵活运用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更加有力地战胜敌人。

上一条:征兵工作条例
下一条:党的二十大报告涉及国防和军队的内容

关闭


  •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神禾二路
  • 邮编:710100
  • 电话:029-81530080
  • -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陕西德育网-陕西省学生资助网
版权所有: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工在线 技术支持:西安泽瑞通信
Baidu
map